查看原文
其他

回顾党领导文艺评论百年历程 展望新时代文艺评论发展愿景

中国评协 中国文艺评论 2021-11-26


回顾党领导文艺评论百年历程
展望新时代文艺评论发展愿景

——“建党百年与文艺评论”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建党百年与文艺评论”专题研讨会海报


5月25日,由中国文联指导,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办的“建党百年与文艺评论”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点击查看)。会议得到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资助项目的支持。中国评协主席夏潮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中国评协第一届主席、中央文史馆馆员仲呈祥,中国评协第一届顾问张炯、陆贵山,中国评协顾问朱以撒、罗怀臻、路侃,中国评协副主席汪涌豪、傅谨,以及饶曙光、李心峰、刘琼、屈健、张萌等文艺评论家和中宣部文艺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并参与研讨。研讨会由中国评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主持。《中国艺术报》摘编与会专家发言,以飨读者。


△“建党百年与文艺评论”专题研讨会现场




夏潮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党领导文艺评论的历史启示


一百年来,文艺为党的事业,为民族的独立、解放与复兴作出了独特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艺评论是党领导文艺的有效方法和有力手段,发挥着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回顾我们党领导下的文艺评论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得出四点规律性认识。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地位。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地位,文艺评论才能坚定方向、健康发展,才能有效发挥引导创作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升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新境界。我们要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评论工作重要论述的整体性、系统性、学理性研究,深刻理解蕴含其中的关于文艺创作、文艺评价、文艺鉴赏等问题的真知灼见,不断夯实文艺评论的理论基础。


第二,必须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党在领导文艺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并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以及“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方针政策。坚持“双百”方针,对于开展科学、理性、健康的文艺评论意义重大。只有正确处理好坚持贯彻“双百”方针与贯彻“二为”方向的关系,文艺评论才能发挥好思想引领、政治引领、创作引领、舆论引领等重要作用,评论事业自身也才能持续得到健康、理性、科学的发展。


第三,必须始终坚持发挥文艺评论工作者的主体作用。加强文艺评论,关键在人,在队伍。党所领导的、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武装的、具有专业性、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文艺评论家队伍,是文艺评论事业健康发展和繁荣兴盛的坚实人才保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包括文艺评论在内的文艺人才队伍建设,要求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各领域文艺名家和领军人物。我们要持续加强文艺评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造就高水平、有影响、能战斗的文艺评论名家。


第四,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代同步伐。文艺评论被称为“运动的美学”。文艺评论只有紧跟时代前进步伐,紧贴时代脉搏,才能彰显其价值。我们必须紧贴时代,深刻认识和深入研究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文艺创作提出的新要求,紧扣文艺热点现象、创作倾向和消费需求的新变化,开展科学、健康、理性、客观、公正的文艺评论,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文艺评论新形态新语态,使其为广大艺术家所接受,为人民大众所欢迎。


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文艺评论的地位不可替代,文艺评论的作用愈发凸显,文艺评论的任务更加繁重。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特别是关于文艺评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担当作为,辛勤耕耘,为开创文艺评论工作和文艺事业新局面作出新贡献!




仲呈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主席

中央文史馆馆员



攸关文艺评论的思想认识调整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文艺评论必须严格按照党的方针政策来开展,方能健康持续地发展。历史进入新时期、新时代以来,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指引着文艺评论工作,党对文艺与政治、与经济关系的一些思想和认识调整,对文艺评论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例如,在第四次文代会上,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道出一个真理,即马克思精辟阐明的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哲学的、宗教的、艺术地把握世界,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但诸种把握世界的方式虽然彼此联系,却并无“从属”关系。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里关于“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是在战争环境里揭示的真理,具有历史必然性,是必须肯定的。但是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之后,就要防止简单化地用政治思维去取代审美思维、艺术思维,不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就谈不上科学的文艺评论。邓小平同志同时注意到这样的思想提出后,一定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1980年他在题为《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指出,“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口号”“这当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


再如,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发展阶段之后,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与经济的关系。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同社会效益相比,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与此相呼应,文艺创作应该追求三点: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这就证明两个效益的关系是我们进行文艺评论、把握文艺评论标准时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在今天,只消看看还有人简单化地把文艺从属于政治又演变成了文艺从属于个人的“政绩”,还有人以票房收视率论英雄,就足见真正与时俱进地处理好文艺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还任重道远。




张炯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顾问

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



党的领导与我国文艺理论批评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大庆之际,召开文艺理论批评的专题研讨会,无疑有着重大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李大钊等便十分重视文艺理论批评。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以及他对现实主义的绍介和提倡,对新文学的发展便起着极大的拓荒作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活跃于文坛的瞿秋白、郭沫若、茅盾等共产党员作家为加强党对文艺的领导,倡导革命文学的崛起,也有许多关于文艺的论述。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艺的发展,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分不开。当时鲁迅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的许多关于文艺的论述,对促进后来新文艺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更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里程碑,为人民文艺时代指明了正确方向。此后,党的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都曾就文艺问题发表过重要的讲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等场合多次就文艺工作作出重要讲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提出系统的纲领,并对文艺理论批评提出具体的要求。这都说明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通过文艺理论批评来贯彻党对文艺的领导。


在我国新文艺的发展中有过曲折,也发生过文艺理论批评或“左”或“右”的偏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我们的文艺理论批评工作者自然也应从历史的曲折中,正视经验和教训,特别应该深入研究和正确对待并处理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创作主体与客体、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为维护党对文艺的领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正确方针,进一步开展宏观和微观的理论批评,为繁荣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文艺做出自己的努力。




陆贵山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



重温文艺表现

“新的人物新的世界”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世界文论的经典,前瞻性地、预见性地提出新文艺应当表现“新的人物和新的世界”。这是新文艺的历史使命,可以理解为从文艺创作的表现对象的角度明确新文艺的性质和功能。表现“新的人物和新的世界”,才能充分体现新的文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和功能,才能表现出新的文艺观念对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指导作用。


从表现新的人物方面说,《讲话》主张需要表现各种人物,更需要表现新的人物。新的人物是社会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先进思想的载体,是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力量的变革者。《讲话》提倡通过塑造典型化的新人形象,“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推动历史的前进”。文艺在表现人物方面,既要抵制虚假的崇高,也要拒绝低俗的卑微,要倡导多写一些接地气、可效仿的平民式英雄,以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


从表现新的世界方面说,人们生活的新世界,是和当代中国的国情相适应的,是和当代中国的社会和历史发展的阶段与程度相关联的。我们的新世界表现为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伟业。在这个改天换地的过程中,一定涌现出大批的新人物和创业者。文艺家应当树立与当代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历史观,正确地把握当代中国的国情,激情满怀地表现建设现代化祖国的新生活和新世界。


表现“新的人物和新的世界”启发我们的新文学既要表现人,又要表现社会历史。表现新的人物创造新的世界,表现新的世界塑造新的人物,两者双向互动,竞相提升,经过深刻、漫长的历史过程,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朱以撒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彰显书法评论的力量


当代书法艺术领域是一个很值得评论的空间——不断变动着的书法现象、书法创作、书法风气,尤其是书法家对于书法艺术的认识、追求、素养、前景,真是纷繁复杂,值得评论家思考评说,其中就包含了对优秀的倡导赞赏,对错舛的针砭批评,对疑义的商榷讨论,使评论在切实及物的状态下进行。文艺评论如水,水不流动是不可想象的。毛泽东曾在兰亭真伪论辩前夕提到“笔墨官司,有比无好”。如果都置之度外,不碰撞、不商榷,曲己阿时、阿势、阿人,甚至随时俗吹捧迎奉,文艺是没有什么可以发展的前景可以期待的,反而是乱象横生。当代书法环境给了评论家很大的施展空间和丰富的书法艺术内容,可以大有作为。从当前的书法评论看,君子自守十分重要。做好评论是评论家的立身之本,守住自己的审美立场、审美识见,追求高尚清洁的评论情操,也应该成为一种向往。


当代书法评论也存在自身的缺憾。诸如不评论——把握不住,缺乏能力,故不评论。譬如丑书满天飞,但如何界定丑书、阐释丑书,却是畏途,故不评论,可见专业能力的提高是不可忽略的。诸如离主旨万里的评论,粉泽相高,徒以溢美之语相诩,俗世人情大于审美,便离了评论之正途。诸如无实质内容的评论,空洞无物、大而无物、不知所云,就毫无针对性。评论倘不及物就不能起到实在的作用,更不要说产生现实意义了。时下古代书论研究者甚多,面对已经过往的人和空间,寻绎线索艰难,但人际关系已不制约。当代书法评论面对当下、现状和活生生的现象评论,就要触动许多的时下关系,也就更具挑战性,更是对评论家智性和感性的衡量。当代书法评论就是思考现在、表达一个评论家对现在的态度的。从现实对书法评论的需求来说,它的意义比书法史论的研究,可谓不可缺少,需要有更多的人进入这个审美空间。


每一个时代有自己的经典。对于古代文艺经典依旧要敬畏、尊重和不辍地学习。新的时代的文艺评论也担负着推动、支持文艺创作发展的重要义务,箴其所阙济其所长,其所关系岂屑微。这也促使文艺评论家在复杂多变的文艺现象、风尚、作品风格面前,有鲜明的审美立场和价值取向,进一步增强评论的时效性、实效性,建构起当代文艺评论的公信和自信。




罗怀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

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



用“两创”理念

实现中国文化的历史转型


我用“三江汇流”来指三种不同文化传统——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西方现代文明传统、中国革命文艺传统在新时代的交汇合流。


“三江汇流”汇到哪里,流向何处?汇到我们的直觉,流向我们的内心。直觉与内心就是我们的审美直觉和价值反映,它与我们迄今为止所接受的观念教育、所面对的生长环境和所获知的文化信息密不可分,它形成了我们的时代特质和文化个性,转化为我们的视觉、听觉与感觉,某种意义上它是我们身处当下的人,对于文化和艺术的本能反应与价值判断。


“三江汇流”是要推动当代文化的历史转型,而“转型”的目的正是要创造属于新时代的新文艺。新时代的新文艺既是古代的,又是现代的;既是中国的,又是国际的;既是革命的,又是人性的。它比以往任何时期的文化都更具有进步性、开明性与普适性。


如何实现中国文化的历史转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时代文艺理念是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科学理论。“两创”理念所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文化导向,是对文艺创作与文化发展的新的认识和要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适用于古代文化的转化,也适用于外来文化和革命文化的转化。


创作具有新时代审美特征的文艺作品,就是要运用“两创”理念的意识观念来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就是要善于“把古代故事讲给现代人听”“把革命故事讲给年轻人听”“把中国故事讲给全世界听”。


近年我创作的几部较有影响的舞台艺术作品,如舞剧《朱鹮》《永不消逝的电波》《大河之源》,淮剧《武训先生》,话剧《兰陵王》和京剧《大面》以及最近刚刚上演的三部革命历史题材戏曲现代戏京剧《换人间》、淮剧《寒梅》、扬剧《阿莲渡江》,这些新的创作或在古代题材里融入现代艺术审美,或在革命题材里发现普通人的情感人性,或在中国故事里接通人类普遍的生命体验。总之,我希望通过这些作品的创作讲出新时代的价值观,呈现出新时代的审美观,向中国和世界展现当代中国舞台艺术的精神气象与时代美感。




路侃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



学习党的文艺思想发展与历史经验


党对文艺思想和文艺评论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中国现代以来文艺的崭新方向、变革和繁荣,其中蕴含了中国现代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经验。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拓建设中国现代文艺基本理论,现代文艺发展的健康或曲折都与主流文化是否全面准确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并使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密切相关;始终把文艺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大局的一部分,并围绕时代发展不断开拓文化视野;确立了中国文艺现代性的根本方向——为人民服务,并发展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现代性,引领文艺现代性对中国道路、中国现代化作出艺术的独特贡献,创造中国气派的现代性;尊重文艺规律是党在百年文化领导实践中的宝贵经验,“双百”方针是文艺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坚持建设性是党领导文艺工作的主线,特别是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开放、改革和发展中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开放的文艺在文化上为中国道路、中国制度提供了更多精神资源;坚持党对文艺的领导,提倡创作自由与社会责任统一,文艺管理与有利于创新创造的统一。


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现当代文艺的情怀与境界、内涵与风格、创造活力与创新才华,都有巨大的提升。百年征程,光辉而艰辛;新的时代,任重而道远。党的文艺思想和中国文艺必将与时俱进,发展创新,为中国和世界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傅谨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党领导文艺评论的三大特点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特殊时间节点,有必要认真总结党百年来领导与推动文艺评论工作的丰富经验。一个政党、尤其是执政党如何领导与推动文艺评论,是没有先例可援的,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执政党领导和组织的文艺评论家团体。让文艺评论家形成这样一个由执政党领导的组织团体,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评论工作的创举,意义深远。


这一重大的组织化措施,是与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文艺评论的特殊要求分不开的。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和推动文艺评论事业的独特经验,就体现为三大特点。


一是重视文艺的思想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组织和推动文艺事业,始终高度重视文学艺术的教育功能,而强调文学艺术的思想性、导向性与精神高度,就是其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将文艺作品的思想性作为分析、判断评价文艺作品优劣高下的重要指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组织文艺评论工作的特殊要求、特殊经验。从整体上看,要求文艺评论家既要有对文艺作品的专业眼光,又要用正确的价值理念引导创作与欣赏,思想性内涵因此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评论工作的重点。


二是努力建构民族化的文艺理论评论的话语体系与评价体系。从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就倡导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论述中重点阐述的守正创新、文化自信,都与文艺作品及评论的民族化特点紧密相关。百年来中国文艺领域始终面临深陷中国话语、中国经验缺失的困境,因此很难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国优秀的文艺作品,引导文艺创作演出为中国民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时隐时现的民族虚无主义倾向的根源之一。中国的文艺评论家应该更多地从中国经验出发,建构中国文艺评论的中国话语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中国文艺评论的明确要求。


三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组织文艺评论的鲜明特点,就是强调文艺评论的时代感。文艺评论家的问题意识指的就是要面向当代社会,回应时代关切,引领时代风潮。文艺评论家一方面要通过对文艺作品的分析与评论,与当代中国观众、读者分享对作品的感受,所以需要对时代特征的敏感和面向当代的眼光和表达能力;还必须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对文艺领域出现的重大问题做出回应,承担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




汪涌豪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做有风骨的文艺批评


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当今文艺界诸多问题的根源在浮躁,这一判断同样适用于文艺批评。考察这种浮澡的来源,当然与某些社会风气有关,它常使人有对物的渴求,而无心的平静,并不再相信人生有田园诗意和精神梦境,更不要说对人类整体性精神出路的关切了。


表现在创作上,就是向码洋投降,对物质输诚。或脱离生活,写杯水风波、私人欲望,或热衷与生活平齐,没有质疑、批判和否定精神。批评也同样,存在着不及物,不接地气,只知贩卖外来主义,不敢质疑和回避争议等问题。入不能切入作品的内里,揭示其“精神前史”,出又不能带读者超越文本,仰望神圣的真理天空,而只是一味地表扬,庸俗地吹捧,这样的批评怎么会有筋骨、道德和温度!


个人对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文艺作品要有筋骨这一点特别认同。好的批评也应该做到这一点,即基于批评是我们的立身之本的认识,勇做立法者,不当吹鼓手,敢于逆潮流、违俗世、依事实、说真话,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与创作面对同一个世界,解决同一个问题,然后共同走向完美,成为引领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才能让批评“传得开”“留得下”,并才能在开显出作品潜在意义的同时,在批评中实现自己,完成自己。


回顾百年以来党对文艺的要求,从来不是要人一味地歌功颂德,而是希望文艺能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坚持真理,服务人民,激浊扬清,引人向善。今天,提倡有风骨的文艺批评,正是对这一要求的践行。




饶曙光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

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



新时代电影评论

发展趋势和远景展望


新时代电影理论批评要对标电影强国建设,聚焦电影强国建设,为电影强国建设鸣锣开道摇旗呐喊。众所周知, 2035年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电影强国的目标已经确定,有了时间表,也有了路线图,有了“台账” ,需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努力实现。毫无疑问,在电影强国建设推进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现象。而面对电影强国建设中出现的新的现象、新的情况、新的问题,电影理论批评要深入观察、分析、思考、研究、阐释和总结,给予及时的回应,尝试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为电影强国建设寻找到方法论,也是电影理论批评自身价值的彰显,甚至也是自身繁荣发展的重要的标准和评价体系。


新时代电影理论批评要与新时代电影创作乃至整个电影业建立起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审美共同体。新时代电影理论批评要理直气壮地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真心、真挚、真情,用心、用情、用功的电影创作鸣锣开道保驾护航。同时,也必须要对一些不好的不利于电影强国建设的电影现象提出实事求是的、学理性的批评,发挥文艺评论应有的“剜烂苹果”的作用。


新时代电影理论批评自身也要建立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审美共同体。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电影理论批评自身也出现了多样化、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和格局。现如今,传统主流媒体之外的大量微信公众号批评非常活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了主流话语的地位,得到了很多青年受众的强烈追捧。而且,随着5G技术普及,短视频成为了“新玩法”,“短视频批评”也应运而生。而随着5G技术、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新时代电影理论批评也要善于借助大数据平台、大数据工具,实现技术赋能。毫无疑问,大数据本身不是万能的,但忽视大数据则是万万不能的。我们可以借助于大数据平台、大数据工具,综合、融合电影市场票房指标、观众口碑、专家评价,建构有效的电影评估体制和评估机制。




李心峰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

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动因


在党的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艺术理论与批评领域作出了非凡的理论贡献,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引导我国百年文艺取得辉煌丰硕的成就,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之所以能够葆有强大生命力,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所遵循的中国共产党所秉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认识路线,这便是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认识路线。在艺术领域,便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时代的现实需求出发,从文艺的现实实践出发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升华成为中国化的、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


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历史发展表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三大代表性成果(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邓小平在第四次文代会上的祝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我党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所提出的文艺观点、文艺政策,诸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的文艺为什么人、如何为的问题,如何处理好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时期繁荣发展艺术与科学的“双百”方针的提出;新时期我党对于文艺与政治关系所做出的新的、更为科学、辩证的阐释;文艺的方向由以往的工农兵方向向“二为”方向的调整、转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所提出的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的号召;对文艺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强调;文艺要大力弘扬中国精神,以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念的提出,等等,无不是遵循我们党一贯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认识路线,一切从时代的社会的及艺术的实际出发而进行的理论的概括、政策的制定与调整。




屈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



艺术评论助推艺术创作

荣的历史经验及价值


艺术评论不仅能够辨善恶、鉴美丑、促繁荣,而且在引导受众认知、助力艺术创作、推动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譬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美术》杂志为代表的媒体平台以及文艺评论界对长安画派的聚焦,使得这一发端于西北地域的画派成为整个美术界关注的重要对象,在《美术》杂志对其长达六年的持续关注和推介中,王朝闻、蔡若虹、施立华、阎丽川、周韶华等活跃于新中国美术评论舞台上的学者、评论家纷纷发文,通过对长安画派创作的思想内涵、表现题材、艺术语言、改革创新等内容的理论研讨,奏响了关于“长安画派”及相关问题的大合唱,形成一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盛景。并以此为契机,拓展为对中国画面对新的时代需求,如何继承传统、创新发展和建构新的艺术标准等重要问题的讨论,从思想的高度引领了美术创作和艺术评论的方向,探寻在党的领导下,运用理论评论的聚焦、导向作用,创作出反映崭新时代风貌,蕴含传统底蕴,反映艺术规律,满足人民审美需求,彰显中国精神的中国画创新之作,产生了创作实践和艺术评论双向互动、协同发展的良好效应。


回望建党百年文艺创作与评论的关系,不难发现,优秀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以及艺术价值,总是不断地通过文艺评论的价值引领得以实现的。这种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我党始终坚持的人民性导向上,从陈独秀早期在《新青年》发表《美术革命》、鲁迅所倡导的“新木刻运动”,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新中国成立后“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一系列文艺思想、文艺政策,都紧紧围绕文艺“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核心,在创作上深挖现实生活的厚度、时代精神的锐度和民族风格、中国气派的高度。




刘琼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



积极主动发挥党领导下的

艺评论的作用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行的号角。文艺实践包括创作和评论。比较起创作用文艺形象表达,评论的导向作用更加直接,也更鲜明。在党的文艺事业中,文艺评论是党领导和开展工作的重要方式和方法。


一是建党初期的新文化运动。“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往圣先贤’,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包括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通过批判孔学,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在中国社会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特别是鲁迅的批评理论对于左翼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是延安整风时期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今年5月23日,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79周年。毛泽东同志的文艺思想和关于文艺的论述是黄钟大吕。毛泽东关于革命文艺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沟通共识,凝聚力量,传播理念,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文艺和整个革命文艺明确指出了方向。


三是新时代的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振聋发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地强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文艺评论和文艺创作是宣传工作的重要路径,必须积极主动地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维护好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


百年党史上几次文艺创作高潮都表明,党领导下的文艺,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时期,都发挥了独特的重要的作用,党的文艺事业本身也获得了历史性的发展。




张萌

中国文联音乐艺术中心副主任

《人民音乐》杂志副主编



网络时代的文艺评论

的坚守与创新


进入新时代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中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在这样的创作方针引领下,中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在多种观念交织和个性表达融合的景观中彰显出了共同的时代底色。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念的提出,进一步推动我们摆脱了静止割裂的二元格局,以一种发展的、动态的思维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完成国家、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面对网络时代日新月异的文化生态,对包括文艺评论工作在内的整个文化事业都提出了诸多新的课题。例如,如何面对在西方文化影响下成长的新一代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回归与认同;对于当代中国音乐内涵的再认识等等。特别是疫情发生后,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人类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态的重构全面而深刻地加速变革。伴随着我们国家引导下的全媒体建设,推动媒体融合,以追求现场聆听、精致音响的艺术音乐,也大大加快了向云端的转场。从当前各种新媒体平台上层出不穷的“爆款”和话题性作品来看,这种融合显然不能简单地被视为疫情防控形势下的权宜之计,它预示着当代音乐从创作手法到表现形式、传播媒介以及随之而来的审美标准等等整个生态的一场深刻变革正在拉开帷幕。


如何让主流文艺评论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显示出自身特有的历史深度、艺术高度和时代的前瞻性,是我们当代艺术评论家应该深入思考的课题。




徐粤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



党领导文艺评论历程的百年回眸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我国文艺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作为党领导文艺的重要手段,文艺评论发挥了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本次研讨会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文艺评论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系统回顾和总结百年来党领导文艺评论的发展历程、重要成就和宝贵经验,展望新时代文艺评论发展的趋向和愿景,呈现出三方面特点。一是主题鲜明与思想丰饶的统一。各位专家紧紧围绕“建党百年与文艺评论”这一主题做了精彩发言,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潮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指导地位、坚持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坚持发挥文艺评论工作者的主体作用、坚持与时代同步发展四个方面总结了党领导文艺评论的基本经验,各位专家立足不同的文艺门类和专业视角,分析论述了百年来在党的领导下艺术理论与艺术评论的发展进程、主要成就和历史经验,让我们对这一百年来文艺评论的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二是回顾历史和展望未来的统一。各位专家的发言都坚持了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统一,既“向后看”,更“向前看”,大家通过回顾总结一百年来党领导文艺评论的发展历程,明确了文艺评论的地位、作用、使命、任务以及在新时代文艺评论应该坚持的方向,达到了知往鉴来、以史明今的目的。三是理论务虚和工作务实的统一。各位专家围绕文艺的人民性、文艺与时代、文艺与文化传统、理论评论的生命力等议题提了许多富有思想性和学术性的理论观点,同时也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不少改进文艺评论操作性的意见、建议,提示我们要积极顺应文艺发展潮流和趋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推进文艺评论繁荣发展。


筑就新时代文艺高峰,需要文艺创作者贡献才智,也需要文艺评论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将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和文艺评论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继承发扬百年来党领导文艺评论的历史经验,一如既往地团结服务广大文艺评论家和文艺评论工作者,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服务质量,担当作为,奋力拼搏,为开创我国文艺评论工作和文艺事业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建党百年与文艺评论”专题研讨会合影


*来源:《中国艺术报》2021年6月4日第2-3版



·END·

签发:杨晓雪

审核:陶璐

【相关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举办“建党百年与文艺评论”专题研讨会

中国文联加强改进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建党百年红色文艺经典研讨会在江西赣州举办

红色文艺经典的时代光芒——专家主题研讨集萃

红色文艺经典的时代光芒——专家圆桌论坛研讨集萃

建党百年红色文艺经典研讨会在江西赣州举办

全国文艺评论工作会暨中国评协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赣州召开

庆祝建党100周年电视剧本《太阳出来了》研讨会,专家们如何评?

小康大片的新景观: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研讨会

用光影解密红色历史,看《铁血阳泉》电影观摩研讨会精华


新媒体两组,长按识别关注▼



▲向上滑动


“中国文艺评论”

wyplzg



中国文艺评论网




点“阅读原文”,查看中国文艺评论网“建党百年”专题~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